English

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物理学院简介


物理学院前身应用物理系始建于1980年,2009年成立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经过十多年发展,20213月正式成立物理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约90人,9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40多人,博士生导师10多人、硕士生导师40多人。拥有国家级人才2人和省部级人才10多人。

学院面向国家在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的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解决重大物理问题,在相关领域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面向学校“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推动物理学与信息、电子、材料及仪器等学科的交叉发展,建立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前沿研究之间的良性循环体系,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优秀的物理科学工作者。

学院设有应用物理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和量子信息科学本科专业(创新实验班),紧扣光电子和量子科技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传统专业升级+新兴专业培育优化专业布局。秉承格物致理、工业报国的院训精神,以强基固本、产业脊梁为质量保障理念,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紧扣光电子与量子科技产业需求,构建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者有机融合,培养具备家国情怀、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物理类人才。应用物理学专业依托安徽省传统专业改造项目进一步聚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方向,培养基础型、工程型和创新型人才。量子信息科学专业以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量子材料、量子通信为特色方向,采用小班精英模式与学术+行业双导师制,培养学术-工程双能型人才。学院依托获批的十多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加强与企业互动,提升实践教学水平。2024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 98.44%(全校前列);近五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平均升学率超过 40%(接收单位均为双一流高校或中科院单位)。

学院以“教学创新+科研反哺”为双驱动,打造以两支省级教学创新团队为核心的师资队伍。近三年获省部级教学项目 3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 项和线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构建的“探索-巩固-实践-深化”育人模式,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用牛顿环测量透镜曲率半径案例入选人民公开课课程思政巡展。省级一流课程《大学物理》构建由知识、能力、德育和大思政构建的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模式。学院青年教师成长迅速,近三年在省部级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十余项。

学院设有量子材料与器件二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子信息一级学科硕士点。依托物理学一级学科设立五个二级学科方向,分别为:凝聚态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理论物理、光学和声学。建有“教育部应用物理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安徽省物理实验示范中心”等省部级平台,参与共建“精密科学仪器及装备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2024年,“物理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5年,物理学和光学工程学科软科排名均进入全国前50%

学院历史上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1970年我校组建激光研究组,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4项和省部级奖项9项,包括“WQZ激光全息光测弹性仪”“眼科激光虹膜切除仪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JWG激光微区光谱分析仪”“BN-SIN金属表面强化技术”等。此外还完成了激光动态测微仪、激光验血采样仪、双脉冲激光全息、假彩色编码仪、共焦激光扫描成像等十多项激光应用研究。目前,学院主要建设六个科研方向,分别为:实验凝聚态物理、量子精密测量、光电子集成器件与系统、微结构光学与光场调控、理论与计算物理、噪声与振动控制等。共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百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授权发明专利百余项。

学院积极与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深圳华为、长飞光纤、合肥安达创展、南京洛普、安徽华创鸿度、泰禾智能、合肥科瑞思创、合肥脉锐光电等,多项成果在国家、地方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得到应用。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在凝聚态物理、量子信息、光电子技术、先进测试技术、功能材料与器件、敏感材料与传感器等多个专业领域,搭建与校企平台,通过协同育人提升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学院连续主办“光通信和光学信息处理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承办“光学与光子学国际学术会议”和“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等。

我校是国内高校中成立应用物理系较早的单位之一,这是我校发展史上办学思想演变的一个里程碑,在全国工科大学中起步较早。现有的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是由1980年应用物理系成立时设立的激光、固体材料和半导体三个本科专业不断融合而来。该专业面向国家和地方基础人才培养需求,瞄准国家重大科学目标中所面临的基础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可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物理学领域骨干领军人才;坚持工科院校办理科的专业培养特色,结合我校专业优势,服务于基础型人才培养。自1980年应用物理系成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各类专业人才,毕业生在社会上受到普遍欢迎。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成为行业精英,包括中科院院士(刘明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获得者(魏志义、盛政明、苏翼凯、黄庆安、杨国伟、丁虎等)、国家优青获得者(胡晓敏、田禾、何玉明、许小冶等)、科研院所和国家大型企业负责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立功、宁德时代副总经理黄世霖、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前所长饶瑞中研究员、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前书记谢品华研究员等),为我国教育、经济、国防等方面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